当前位置:潇湘女性馆 >

养生 >常见疾病 >

错 不晒太阳就不会得皮肤癌 皮肤癌最爱出现在脚底

错 不晒太阳就不会得皮肤癌 皮肤癌最爱出现在脚底

错 不晒太阳就不会得皮肤癌 皮肤癌最爱出现在脚底

皮肤癌早期症状是什么?为什么不常晒太阳还得了皮肤癌,对人来说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,其所产生的癌症病变当然也不容忽视!然而许多人认为,只要不常晒太阳,或是做好防晒,就能够避免皮肤癌上身,实际却不然,医师表示,皮肤癌常好发在脚掌及指甲间等阳光未必照射到的部位。

农夫是高危险族群 脚底、指甲间藏病灶

皮肤癌可分为黑色素细胞癌与非黑色素细胞癌2种类型,由于黑色素细胞癌易恶化、转移,半数患者发现后仅存活数月;台湾的黑色素细胞癌可分为2个族群,一个是63岁以上近退休者年龄,另外则是年轻族群。

年纪较长者的病灶较常出现于脚底、指甲间等太阳照射不到的位置上,尤其农夫是高危险族群,因为需长期接触农药,若赤脚或脚掌有伤口,都是造成黑色素细胞癌的危险因子;另外,年轻族群较多是因为过度曝晒造成,因此病灶较常出现在四肢、脸部、耳朵等太阳照射得到的位置。

4成发现已是晚期 医师教自我辨识

过度曝晒确实容易造成黑色素细胞癌产生,但是曾有专家指出,预防骨质疏松必须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,也就是需要相当的日晒来达成,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正确呢?杨志勛医师表示,只要在上午11点~下午3点太阳最大的时间减少外出,增加其他时间的日晒即可。

他进一步指出,目前检查出黑色素细胞癌者中,有4成已经是晚期,导致存活其不长,因此呼吁民众,平时即可观察皮肤,一旦出现可疑黑痣,应立即就医,医师可运用皮肤镜等专业医疗工具,及时辨识病灶,掌握黄金治疗时间。

并且谨记「5不辨识法」,即形状不对称、边缘不规则、颜色不均匀、病灶不小、不平等不明斑块,来辨识身上的黑痣,透过早期的大範围手术切除病灶,以期能得到较好的疗效。

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保护组织﹐能防止热﹑放射线﹑化学物品等的伤害﹐以及细菌与微生物感染。除了保护之外﹐皮肤还可以调节体温﹑减少体内水份蒸发﹑囤积脂肪﹐甚至协助製造维他命D。

在皮肤上有很多感应器﹐能将外界温度﹑压力﹑震动﹑刺激﹑与触摸的感觉信号﹐送回大脑。

皮肤大致上可分为两层﹕表皮(EpiDErmis)在外﹐真皮(Dermis)在内。表皮的裡面通常由一层扁平细胞(Squamous cells)构成﹐在扁平细胞之下是基体细胞(Basal cells)。在表皮裡层中除了基体细胞之外﹐还有散生的色素细胞(Melanocyte)﹐能分泌褐色素(Melanin)﹐褐色素的多寡﹐影响皮肤的颜色。皮肤因种族而不一样﹐就是在同种的每一个人之间﹐也有区别。

真皮又可再分为乳头真皮(Papillary dermis)与网状真皮(Reticular dermis)。真皮由细胞﹑结缔组织(Connective tissue)﹑血管﹑淋巴管﹑汗腺﹑毛囊(Follicles)﹑皮脂腺(Sebaceous gland)等组成。真皮内的血管能向上伸入表皮﹐提供氧气和养份。汗腺能分泌汗液﹐经过表皮小孔(Pores)排出体外﹐以调节体温。皮脂腺能分泌皮脂﹐透过表皮小孔到达体外﹐以帮助润滑皮肤。

表皮的基体细胞(Basal cells)﹐能不断地分生﹐将成熟的细胞推向外层﹐以更新在表皮外层的死细胞。正常状态的基体细胞﹐是向两边水平生长﹐一旦发生变异﹐新生细胞会朝三度空间生长。

如果不侵犯其他细胞或组织﹐而且不会转移到其他器官﹐则是良性肿瘤。

如果会侵犯其他组织与器官﹐就是恶性肿瘤。恶性肿瘤细胞能随淋巴或血液﹐扩散到全身。当癌变细胞发生转移时﹐病情就很难控制﹐并且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。通常被侵害的器官有肺脏﹑肝脏﹑和骨骼等。皮肤癌的变异细胞大多发生在基体细胞﹐称为基体细胞癌(Basal cell carcinoma)﹐生长十分缓慢﹐也很少会扩散到其他组织。

另一类皮肤癌是由扁平细胞发生癌变﹐称为(鳞状上皮细胞癌)/扁平细胞癌(Squamous cell carcinoma)。这种癌细胞生长比较迅速﹐而且有可能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。因此﹐罹患扁平细胞癌的患者﹐要儘早接受治疗﹐以免病情扩大。这两种皮肤癌均属于非褐色素皮肤癌(Nonmelanoma)。

真正最具有威胁性的皮肤癌﹐是褐色素细胞癌(Melanoma)﹐癌变发生在褐色素细胞。褐色素细胞癌初期﹐即是未穿透真皮时﹐其治癒率极高。一旦突破真皮层﹐褐色素细胞癌的扩散力很快速﹐在短期之内就能转移到淋巴节﹑肺脏﹑脑﹑消化道或肝脏等。如果错失治疗的良机﹐往往拖到后来转变成致命的疾病。

此外﹐皮肤癌尚有Kaposi's sarcoma与表皮T细胞淋巴癌(T-cell lymphoma)等﹐表皮T细胞淋巴癌又称蕈样肉芽肿(Mycosis Fungoides﹐MF)﹐是比较罕见的皮肤淋巴癌。与一般皮肤癌的差异﹐是它经常生长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区域﹐病灶区域呈现红斑瘙痒隆起﹐附近皮肤萎缩﹐出现细微皱纹﹐以及有不寻常的鳞屑脱落。从皮肤开始﹐然后会逐渐扩散到淋巴系统与内脏器官﹐是一种恶性肿瘤。好发年龄是五十到六十之间。男女的罹患比例大约是2:1。总之﹐出现在皮肤的原位肿瘤﹐也有可能来自非皮肤组织细胞。此外﹐皮肤的异常现象﹐有时直接反应出身体内部的异常﹐譬如在皮肤上出现黄色瘤(Xanthoma)﹐有时是多发性骨髓癌﹑恶性淋巴癌及白血病等的徵兆。

皮肤癌的危险族群

紫外线(Ultraviolet radiation)是非褐色素皮肤癌的主要危险因素。紫外线在可见光谱之外﹐波长短﹐能量高﹐对皮肤细胞会造成伤害。近几来来由于大气层中的臭氧﹐受到氟化物的破坏﹐无法有效地过滤掉紫外线﹐使得罹患皮肤癌的人数逐年增加。

白人比黑人或黄种人更容易得皮肤癌。除了种群遗传外﹐可能是褐色素的保护作用有关。如果家族遗传患有白化症(Albinism)﹑基础细胞痣癌(Nevoid basal cell carcinoma)﹑著色性乾皮病(Xeroderma pigmentosum)﹐其后代罹患皮肤癌的机率比较高。

接受免疫抑制治疗(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)的病患﹐像器官移植或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﹐由于其免疫系统较弱﹐容易罹患皮肤癌。

爱好做人工日光浴(Artificial UV radiation)的人﹐其古铜色(Tanning)的皮肤代表皮肤已经受损。所以长期照射会引起皮肤癌。

一些对光线敏感的化妆品或药品﹐能炙伤皮肤或造成皮肤过敏反应﹐而经常受伤的皮肤会容易发生癌变。

吸烟或皮肤长期暴露在X光﹑沥青﹑煤焦油等物质下﹐容易罹患皮肤癌。

皮肤癌的症状

在介绍皮肤癌之前﹐先谈一下﹐几种容易被误认为皮肤癌的皮肤良性肿瘤。光化性(老年化)角化病 (Actinic keratosis)是长期暴露在阳光下﹐所生长的皮肤瘤。通常出现乾燥与粗糙的硬皮﹐它在某些情形下﹐能转型成为鳞状皮肤癌。另外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瘤﹐叫做脂溢性角化病(Seborrheic Keratosis)﹐是起源于角质细胞的良性增生。它们的颜色可以从浅褐色到黑色﹐形状大多数是圆形或椭圆形﹐生长的速度缓慢﹐手感持平或略有凸出感﹐尺寸从非常小到超过2.5厘米以上。俗称老年疣。它的形成可能与长期曝露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有关。有转变成皮肤癌的潜在可能。要注意它的变化。尤其是发现色斑渐渐粗糙、增厚或有痂皮出现时,更须格外警惕。

皮肤癌出现粗糙斑块﹑呈粉红色或颜色不均匀、扁平、稍带鳞状的斑点;直径小至1公釐以下,大至1或2公分。非褐色素皮肤癌刚出现时﹐常常是皮肤出现有突起的小颗粒。表面含蜡质发亮﹐边缘与形状不规则。有时会出血﹐偶而长有外壳的红肿块。

下列是简易的方式来鉴定属于皮肤癌的痣﹕(ABCDE)。

A﹕Asymmetry 形状不对称。

B﹕Borders 边缘与表面不规则。

C﹕Colors 颜色深浅不均匀。

D﹕Diameters 不超过铅笔的橡皮擦大小﹐直径大约六厘米(6mm)左右。

E﹕Elevation 凸出隆起 。

褐色素皮肤癌是来自皮肤色素细胞的变异。通常由原有的皮肤痣(Moles)发展出来﹐也可能自己突然冒出来。皮肤痣的形状与体积会加大﹐痣的颜色会改变﹐经常还会有溃烂与出血的情形﹐会造成痒﹑疼痛﹑发炎等情况。大多数人会误认为湿疹﹐而且对一般治疗药物无效。褐色素皮肤癌能转移到其他组织与器官﹐同时褐色素皮肤癌并非一定要呈现黑色或褐色﹐例如长在脚底的褐色素皮肤癌。因此﹐它是需要特别小心与留意的一种皮肤癌。皮肤癌有时一点疼痛的感觉都没有﹐当发现皮肤有异样﹐连续超过两星期以上﹐就要找医生检查一下﹐以防止意外。

皮肤癌的诊断

皮肤癌通常的鉴定方法是做组织细胞的培养。早期的皮肤癌﹐如果能进行手术切除﹐治癒率几乎是百分之百。一旦褐色素皮肤癌细胞经过淋巴或血液﹐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﹐就有致命的危险。医生通常会做进一步的检查﹐以了解癌细胞散佈的情形。

皮肤癌的治疗

早期发现与手术切除仍是对付皮肤癌最有效的治疗方式。手术是以刮除术(Curettage)与(Electrodesiccation)为主。刮除术是用边缘锋利的匙状物-刮匙-移除增生组织﹐然后用电热仪器止血封口。

其他如冷冻手术(Cryosurgery)﹑雷射疗法(Laser therapy)﹑莫氏显微图像手术(Moh's micrographic surgery)等﹐也会应用在皮肤癌的治疗上。

化疗可以运用在皮肤癌散佈的患者﹐存活率因人而异。

放射线治疗或化疗主要针对普通手术无法实施的区域如眼皮等﹐化疗甚至可以使用化疗药物如(5-FU)的药膏﹐来治疗尚未扩散的癌组织。

此外﹐免疫治疗法已经发展出一种皮肤癌的间白素-2与疫苗(Interleukin-2 and vaccines)﹐能协助身体抵抗褐色素皮肤癌细胞。生物治疗法也用干扰素(Interferon)与肿瘤坏死因素(Tumor necrosis factor, TNF)TNF等﹐来抑制癌变细胞的生长。

皮肤癌的预防

存在身上的痣﹐尤其是天生比较大的痣﹐突然变大又变黑﹐直径超过六厘米以上﹐转变成皮肤癌的机会相对高于一般形态比较小的痣﹐如果格外凸出﹑疼痛﹑溃烂流血或形状不规则的话﹐就要马上看医师并接受检查。

儘量避免直接暴露在太阳下太久。烈日下宜擦防晒油﹑戴帽子﹑穿长袖﹑长裤来保护自己的皮肤不被太阳炙伤。防晒油是以SPF值在15至30之间最有效。

服用维他命A与其先驱物胡萝卜素﹐能抑制褐色素皮肤癌细胞的生成。杏子与朝鲜蓟(Artichoke)是非常好抗皮肤癌的食品。因为杏子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与胡萝葡素﹐朝鲜蓟含有水飞蓟(Silymarin)﹐可以提高肝功能﹐并且有助于防止皮肤癌。

多多补充B﹑C﹑E族维他命﹐尤其维他命B2(Riboflavin)﹐维他命B3(Niacin)﹐维他命B6等﹐对皮肤的保健很重要。

儘量减少脂肪物质的摄取量。食物中的脂肪可溶解很多﹐因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致癌物质﹐能刺激皮肤癌细胞的形成。

绿茶中含有包括儿茶素(Epigallocatechin-3-gallate﹐EGCG)等抗氧化物。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是防癌功效的主要成份。目前虽然仍在研究阶段﹐但对于人体可能有保护效果。

未晒到太阳的部位不会致癌?错了!

收治这名病患的台湾皮肤科医学会理事长、长庚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志勋指出,患者被确诊时,一直存有「没晒到太阳的地方就不会得到皮肤癌」的错误迷思。事实上,晒太阳不是导致罹患黑色素瘤的主要原因。

虽然过度曝晒太阳确实会造成皮肤产生皱纹及老化,但若说,晒太阳会造成皮肤癌,就言过其实了。而且有些人因为怕晒太阳,反而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D。人体若缺乏维生素D,会提高罹患骨质疏鬆症、忧鬱症及其他癌症的机率。

黑色素细胞癌 死亡风险高

皮肤癌可分为黑色素细胞癌和非黑色素细胞癌2种类型。其中,黑色素细胞癌好发于60多岁族群,此型别虽然仅占所有皮肤癌患者的7.8%,但因恶性高且易转移,故患者往往仅能存活数个月,致死率相当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黑色素瘤的病例不多,但却是最危险的一种皮肤癌,据统计,台湾地区的黑色素细胞癌,有近6成患者病灶是长在脚掌、指甲间等阳光未必照射到的地方,让许多民众存有「没晒到太阳的地方就不会得到皮肤癌」错误迷思。

新策略:基因检测+标靶治疗

特别是,黑色素细胞癌恶性程度高,容易转移到其他器官,存活期仅数个月,在过去,治疗仅有广泛性切除病灶、化学治疗或放射线治疗等方式。目前则可藉由基因检测,及标靶化疗,延长存活期逾1年以上。

面对晚期黑色素细胞癌,化疗是普遍使用的治疗武器,但反应率仅9%,成效有限、治疗不易,难以达到病患与家属的期待。不过,台湾有近1成5的黑色素细胞癌患者具BRAF基因突变,可透过阻断BRAF基因传导路径的方式有效抑制肿瘤成长,目前这类药物也已有健保给付。

皮肤癌为国人常见10大癌症之一,民众可透过『5不辨识法』 辨识身上黑痣。

皮肤癌为国人常见10大癌症之一,民众可透过『5不辨识法』 辨识身上黑痣。

就医3步骤:及早发现、手术切除、基因检测

医师转述,前述患者吴先生,确诊罹患黑色素细胞癌时,癌细胞已转移至肝脏、肺脏,经基因检测后确认具有BRAF基因变异,便开始接受标靶治疗,结果发现服药的第3天身上肿瘤开始缩小,治疗3个月后,透过电脑断层检查,更发现原本转移至肝脏、肺脏的肿瘤缩小5成以上,让病患燃起继续治疗的勇气。

最新研究发现,採用阻断BRAF基因传导路径的方式来治疗晚期黑色素细胞癌患者,相较于传统化疗可让患者维持近7个月病情不恶化,中位数存活期更突破1年。另外,使用传统化疗仅有约1成的患者病情获得改善,但新的标靶疗法可使可使近6成的患者癌细胞明显减少,反应率大幅提升。

5不辨识法 预防皮肤癌

医师也提醒,若民众担心身上黑痣可能癌变,民众可透过『5不辨识法』 辨识身上黑痣,如有形状不对称、边缘不规则、颜色不均匀、病灶不小、不平等不明斑块,建议尽早至皮肤科就诊。而医师会利用非侵入性「皮肤镜检测」帮助民众分辨良性及恶性皮肤癌。同时应掌握就医三步骤:「及早发现、手术切除、基因检测」,且不要轻言放弃,才是正确治疗新策略。

  •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 https://xxnxg.com/ys/changjianbing/qk500.html